找到相关内容2836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长安佛教文化与鸠摩罗什的佛经文学译介研究

    地起相”、“遍计所执相”、“圆满实相”来解释宇宙万有的性相。另外认为用唯识观的方法,来洞察三相,以达到转识成智而成佛。   窥基,唯识宗的创始人之一。本姓尉迟。从小出家师事玄奘,学梵文佛书,并参与译...八犍度论》,深得其义。并升座为众宣讲《阿含经》的单品《转法轮经》,深受国内外僧众的拥戴。   鸠摩罗什之所以有着僧界常人不多有的特殊的语言文学才能,是因为他从小广征博采、博览群书有密切的关系。他在北...

    李强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262593694.html
  • 意在诗外——虚云峨眉山诗臆释

    万仞深谷,临岩作栏杆。光起时,寺僧鸣钟,朝山大众闻钟声齐集,凭栏而望。放光时,每在卓午。先有兜罗绵云,布满岩壑,宛如玉地,名曰银色世界。云为水波,为伞盖,为楼台诸状,上得日色照之,遂现圆光,从小渐大,...

    段玉明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74594085.html
  • 《禅林宝训》中的僧团管理之道

    没有什么好处。应该人才对其进行“深蓄厚养”。   《宝训》中认为优秀的人才是非常难得的,说“若必待药山风穴而师之,干载一遇也。   若必待大梅慈明而友之,百世一出也。”但在通常的情况下,可以从小做起...

    宗志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280094943.html
  • 中国佛学的特点与精神

    的判教思想即是从义理出发,将佛教理论的发展视作一个从小到大、由始至终、由渐而顿、由偏到圆的逻辑发展过程。   中国佛学的圆融精神还体现在中国佛教理论对不同思想学说的融通当中。这在魏晋南北朝佛学理论...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25996040.html
  •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十八)

    的,是这样不得了的事。因为法性完全超越了世间的观念。   现在你要记住,先定好所破,再掌握好工具,之后就破。我们从小读了好多年书,毫无意义,就算今天拿到了五百个博士学位,也毫无意义。确实还不如这里学...

    益西彭措堪布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无量寿经讲记

    http://www.fjdh.cn/wumin/2014/03/104741325701.html
  • 如何面对痛苦与幸福:慈诚罗珠堪布

    脆弱。但绝大多数与环境、教育背景以及自己的习惯有很大关系。从小生长在富裕家庭当中,然后又在贵族学校读书出来的人,相对来说精神比较脆弱。因为精神脆弱,所以在任何问题上都很计较、很挑剔。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

    慈诚罗珠堪布

    痛苦|幸福|慈诚罗珠堪布

    http://www.fjdh.cn/wumin/2014/03/151613325658.html